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凝血与血栓 | 凝血检验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血栓与出血,是人体凝血免疫系统的两种疾病风险表现,产生的原因与众多疾病相关,特别是在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疾病和术后并发症的诊断、监测和预后等方面,凝血检测结果都关乎患者生命安危。


提到凝血检测,首先会想到的是凝血四项(PT凝血酶原时间、TT凝血酶时间、APTT活化凝血活酶时间和FIB纤维蛋白原)以及D-Dimer(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PLT这样的常规项目,但这些常规凝血检测项目只能用于出血性疾病的筛查和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排除,不能作为出血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风险评估方法,因此临床发现出血或血栓时常常找不到原因,也就难以针对性治疗。随着人们对医疗质量需求的不断提升,临床对检验实验室的管理和数据整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越来越多的检验技术和新的检测项目不断丰富起凝血检测的发展,成为近年关注重点。



血栓与出血,普遍存在的隐形杀手


由于医学技术进步和研究深入,越来越多的疾病被发现与凝血系统有关,相较于其他对于疾病判定具有针对性的检测项目,凝血检测涉及的临床科室也更多。一方面,几乎每个临床科室都会接触到血栓或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尽管此类患者仅占到了各个科室患者总数的一小部分,但其血栓或出血事件往往与原发病、预后均有紧密关联,不及时处理风险很大;另一方面,患者的分散使得各个科室的临床医生对血栓与出血病的风险意识和熟悉程度不等,在检测项目选择、结果分析,以及抗凝和止血治疗程度上难以把握。血栓和出血在某些情况下表征并不明显,如内脏出血和静脉血栓,如果不做进一步探查,往往不易被察觉,从而延误治疗。因此,凝血检测在近几年从更深到更广,也受到来自临床的更多关注和需求。


另外,凝血指标虽然是人体健康的一个直观指标,但并不能作为治疗中的唯一靶点。若疾病根源并不在凝血系统,比如由白血病、创伤、感染等因素引发的凝血功能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原发病问题,只有双管齐下,综合处置,凝血问题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



个性化选择下的凝血项目


由于凝血检验跨多个临床科室的特殊属性,尤其是涉及手术室、妇产科、急诊科胸痛中心等重要场景,人们对检验结果精准度、特异度的要求也与日俱增。


过去,以PT、APTT、Fib、TT为代表的常规凝血检测项目几乎都属于筛查项目,虽然在术前检查,止血、抗凝药物监测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并不能特异性的判断患者出现血栓或出血问题的病因。


要满足更多血栓和出血性疾病在诊断、鉴别和监测等方面的临床需求,还需要做进一步特异性检查,如凝血因子检测、血小板功能检测、易栓症检测等。当然,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需要做这些凝血系统特异性检查,未来可能会形成一个防治、易感、高危群体划分的初步模型,医生可以依据这个模型来选择检测项目。


比如对于静脉血栓栓塞症,有较为明确诱因导至的,如重大创伤等,通常无需做易栓症相关检测;对于住院病人的静脉血栓防治,医院通常采用的方式是使用评分量表进行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其中就包含有检测项目,如易栓症相关检测等。目前,这些检测在各大医院普及度相对较高;而对于特定人群,如有生殖免疫问题的孕妇、存在家族遗传病史的群体,还可以选择做针对性的自身免疫及基因检测。


此外,不同于大血管血栓,人体微血管栓塞往往无法采用影像学检查手段来诊断和鉴别,病理活检等有创诊断方法也常常使用受限,常规需要依赖实验室血液学检查,例如对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综合征等血栓性微血管病,需基于凝血时间、纤维蛋白相关标志物、ADAMTS13、补体因子及抗体等特异性检测确诊,这也是目前临床和实验室关注的一个热点。



新技术打开出凝血疾病的另一扇大门


目前,分子诊断是各个学科中的热门方向,也是凝血检验研究的前沿阵地。越来越多的血栓分子标志物检测,如TAT、PIC、TM、t-PAIC等检测也在临床中普及开展,翻开了血栓性疾病、DIC早期诊断,溶栓治疗监测,以及血管内皮损伤特异性检测的新篇章。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凝血方面的问题可以做基因检测,包括先天性出血性疾病和血栓性疾病。大部分出血和血栓病虽然可通过功能检测诊断,但如果能够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确认,其结果会更可靠。


分子诊断受追捧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它除了拥有更高的确诊价值外,还有助于遗传咨询。很多遗传性问题,可以通过患者的家系分析去划分和判断易感人群。如果一个患者存在遗传性出凝血的问题,那么他的亲属可能也会存在着这方面的风险,早期干预有助于防范发病和阻断致病突变的继续遗传。


目前对于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易栓症、血小板计数减低的基因检测诊断率较高,而由于血小板的功能非常复杂,可能影响血小板功能的基因也很多,现在只有很少一部分血小板功能缺陷相关遗传变异能被确认,留给未来的研究空间很大,值得被更多关注。